• 主页
  • 相册
  • 随笔
  • 目录
  • 存档
Total 244
Search AboutMe

  • 主页
  • 相册
  • 随笔
  • 目录
  • 存档

【主机】风冷快乐盒M组装记录

2021-01-17

1. 引言

一直想组装一台便携的gaming pc,而笔记本的性能释放、寿命与性价比也是令人捉急,于是最终敲定组装sffpc。

  • 目标:10L以内。
  • 预算:6k左右
  • 性能:守望先锋、战地一等网游在1080p下能有144hz;刺客信条、大镖客2等单机在60帧的基础上有不错的画质
    • 可能的话还会用于编程
  • 体验:安静、在itx标准下尽量低温

2. 配置

目录配件价格
主板Gigabyte B450i见下
CPUAMD R5 3500x板U套装 1679
显卡Gigabyte GTX 1660 SUPER MINI ITX OC1529
电源Cosair SF450电源模组线套装 629
内存Klevv CJR DDR4-2666 x2339
固态硬盘Kioxia RC10 250G345
cpu散热Noctua NH-D9L, with second optional NF-A9490
机箱散热Noctua NF-A6x25 x2; Arctic P12 x2115x2; 59x2
机箱(WARHEAD)风冷快乐盒M1000(闲鱼价,原价606)
额外配件模组电源线; ADT R33SL显卡延长线见上; 118
总计-6480(6083)
  • 话说这机箱在CaseEnd上都找不到
  • 也有考虑过10400+b460i的组合,温度和供电应该会好一些,但一来是要贵个300百多,二来10400焊钎和硅脂混用摸奖,所以最后还是选了3500x+b450i
  • 现在想来,感觉SSD买小了…

3. 组装

3.1. 开放平台点亮测试

  • 20年10周生产,体质应该不错
  • 硅脂:五点法
  • 之前犯了个很蠢的错误,导致以为是bios版本点不亮zen2,还跑去了电脑城一趟

3.2. 正式装机

  • 自带一个开关元件和一个前置usb线头
  • 可以看到中间的主板支架相当细,很容易被压弯
  • 左下角有个硬盘支架,为了空间建议拆下
  • 显卡支架位置的开孔靠后,导致只能暂且用螺丝刀续命

ps:

  • 被某师傅告知软硅胶线受热易熔,不安全,遂改为用原装线。然而导致了前脸一个12cm风扇没空间装。并且线材还得用扎线带借助顶部的开孔吊起来,不然会碰到风扇。现在想来相当后悔…
  • 整机装机步骤很重要,散热器最好最后扣上。另外在合上前面板前应检查接线和线材是否会阻碍风扇旋转。
  • 推荐顺序:拆前面板+装风扇->装后板与后板风扇->安装主板->接线并装好电源->装显卡->走线->扣上散热器->还原机箱

4. 性能测试与超频

4.1. 基础测试

3DMark

Cinebench R20 多核

  • 版本:20.060
  • 得分:2718pts
    • 相比于cinebench官网上的2652高了不少,看来体质还行

4.2. 内存超频

  • 教程参考:AMD锐龙内存超频计算器使用教程——DRAM Calculator for Ryzen下载 | Troy小法师
  • 首先是按计算器结果冲了一波3600但失败了,感觉是tRFC给太低
  • 后改3400,tRFC设置500,DRAM Voltage设置1.35v,FCLK设置1700,其他按照计算器结果,aida64内存压力测试15min通过

4.2.1. 超频前后对比

  • 内存带宽变大的同时延迟还降低了
  • Cinebench R20成绩增长50pts

4.3. cpu超频

  • 教程参考:保姆级超频降压软件ClockTuner for Ryzen (CTR)操作指南 来自 Topxiyang - 酷安

  • 本人使用的CTR版本为v1.1 Beta7,总体下来感觉还是有点不靠谱,一来测试过程漫长,二来程序本身还是Beta阶段,不够稳定,跑到4.25G时闪退了,并且当我手动超频并通过aida64测试时,用计算器跑同样的结果却不能通过…

  • 在4.25闪退后以0.5为步长进行手动超频(bios中防掉压开到extreme),1.25v稳定4.35G,4.40G无法通过Cinebench R20;1.275V稳定4.40G。之后无论1.3v还是1.35v都无法稳定4.45G。

    • 感觉还是主板掉电or供电不足,cpu还是能轻松往上超才对

4.3.1. 超频前后对比

  • Cinebench R20 多核
    • 4.35G: 2891pts
    • 4.40G: 2945pts
  • 相比最初增长了200pts,相比官网数据差距近300pts
  • Cinebench R20 单核
    • 达到511pts
  • 在温度上,在开放平台测试时温度约为48度,装入机箱后基础温度为50度,超频后约为51度。
    • 图没截好,将就一下

4.4. 显卡超频

显卡型号都带OC了,不超频咋行🐶

显卡超频直接按MSI Overclock Scanner的结果拉高120hz,显卡风扇策略改为41%并重跑一遍test,烤机温度比之前上升10度,并直接最高到达79度。最终将风扇调整为45%,可以在温度和安静之间达到平衡。

4.4.1. 超频前后对比

3DMark

  • cpu: 4400MHz,分数上涨250
  • gpu: 2025Mhz,分数上涨250

网游测试:守望先锋

在训练模式下从选出“士兵76”开始,循环击杀2Bot1猎空至第一个大招打出并使用完为止。

  • 分辨率为1080p,刷新率144Hz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超频前
17-01-2021, 11:35:18 Overwatch.exe benchmark completed, 4213 frames rendered in 37.015 s
Average framerate : 113.8 FPS
Minimum framerate : 97.4 FPS
Maximum framerate : 127.0 FPS
1% low framerate : 100.2 FPS
0.1% low framerate : 97.0 FPS


超频后
17-01-2021, 11:37:54 Overwatch.exe benchmark completed, 4832 frames rendered in 40.828 s
Average framerate : 118.3 FPS
Minimum framerate : 103.8 FPS
Maximum framerate : 133.6 FPS
1% low framerate : 102.9 FPS
0.1% low framerate : 100.5 FPS

提升约为6帧

单机测试:荒野大镖客2

以大镖客2的“性能评估测试”中最后一段为起始

  • 分辨率为1080p,刷新率100Hz

超频前

超频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超频前
17-01-2021, 11:58:37 RDR2.exe benchmark completed, 6204 frames rendered in 119.625 s
Average framerate : 51.8 FPS
Minimum framerate : 44.4 FPS
Maximum framerate : 72.2 FPS
1% low framerate : 41.5 FPS
0.1% low framerate : 38.7 FPS


超频后
17-01-2021, 12:10:17 RDR2.exe benchmark completed, 6482 frames rendered in 120.656 s
Average framerate : 53.7 FPS
Minimum framerate : 46.1 FPS
Maximum framerate : 74.8 FPS
1% low framerate : 43.0 FPS
0.1% low framerate : 39.6 FPS

提升约为2帧
  • 从评估测试结果来看超频后最低帧有较大提升
  • 另外这两个测试中瓶颈都是cpu

5. 结语

这个箱子本来去年6月在淘宝问了店家说是停产了,等到今年1月才在咸鱼蹲到了一个二手的,还得加价买,属实不是很划算,只能说将来一定要等到箱子确定发货了再买配件…(然而虽说配件买早了导致吃了半年灰,但显卡的价格却阴差阳错涨了1k有余,也称得上是意外之喜…)

总的看来,这个箱子在设计上算是相当不错的,能在7.7L的体积下能上塔式散热,可以说是相当可以。但说来也有不满意的点:①板材一般,厚度不足,感觉随随便便就被压弯了。②做工一般,显卡开孔有问题。③走线相当困难,如果使用电源原装模组线很容易触碰到风扇扇叶。④可能说不上缺点,但一方面是限制单风扇短卡,另外还用了显卡延长线,目前是没有问题,但今后的30、40系显卡不知性能是否会有损失。

另外这套配件总体算上来性价比也不算太高,单就性能上看,保守估计相当于笔记本平台的4600H+2060(100W)左右的水平,价格也是6k5左右,笔记本还多带个键盘和屏幕,以及具备真正的可移动性。终归说来,只能说是各取所需:我有更好的屏幕与键盘,并且不喜欢游戏笔电发烫发热、风扇动不动就起飞的体验,另外游戏笔电寿命短,贬值快(尤其是这几年AMD、Nvidia发力),虽然我这套设备较贵,但体验会更好,能安安稳稳用个五六年,等到再换时就能省一笔配件钱了。

  • essay
  • 杂玩
js_DOM
数据结构备忘录
  1. 1. 1. 引言
  2. 2. 2. 配置
  3. 3. 3. 组装
    1. 3.1. 3.1. 开放平台点亮测试
    2. 3.2. 3.2. 正式装机
  4. 4. 4. 性能测试与超频
    1. 4.1. 4.1. 基础测试
    2. 4.2. 4.2. 内存超频
      1. 4.2.1. 4.2.1. 超频前后对比
    3. 4.3. 4.3. cpu超频
      1. 4.3.1. 4.3.1. 超频前后对比
    4. 4.4. 4.4. 显卡超频
      1. 4.4.1. 4.4.1. 超频前后对比
  5. 5. 5. 结语
© 2024 何决云 载入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