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相册
  • 随笔
  • 目录
  • 存档
Total 244
Search AboutMe

  • 主页
  • 相册
  • 随笔
  • 目录
  • 存档

【外设】hifi小烧闲谈

2021-06-15

1. 前言

闲来无事,记录一下目前烧hifi(?)的经历。

起因的话

  • (主要)看动漫的姿势水平提高了(?),有了需求
  • 看了gigguk对ost重要性的科普
  • (客观)从WEB党转为了下载党,声音的差别被放大了
  • 单纯拜物教/数码宅/消费欲/…

其实之前对音乐这块一直是敬而远之的,毕竟音痴,而且音乐也完全不懂鉴赏的技巧。

然后入门的话主要参考了鬼斧神工119和lprsyofCIvTR,其实也主要和选购和设备调试之类相关,
像什么听音观啊音乐史啊还是完全无知。

另外本文只是hifi杂谈,所以用过的游戏耳机就不会入列了。

2. 耳机

2.1. 选购

只谈本人用过的耳机

2.1.1. SHP9500

一款被吹烂了的耳机

优点缺点
音质好重量:300+g
便宜耳罩特别大,带起来漏音严重
不夹头,有眼镜也无所谓大且不可折叠,不方便携带
可以通过EQ修正来提高音质低音不足
政治正确?夏天带着热

SHP9500算是我的hifi入门,当时觉得花400大洋买个耳机真是脑子进水了,但现在觉得才花400就想买个hifi耳机简直脑子进水了…Anyway这个耳机陪伴了我相当一段时间,直到我实在受不了他的重量和漏音…300g的耳机带久了脖子真的会疼。

2.1.2. Bose qc35II

又一款被吹烂了的(非hifi)耳机

qc35ii算不上hifi耳机,但算是弥补了我出行需要的耳机:编写折叠+超清重量+蓝牙降噪。其实现在在体验过降噪豆后,其实有点后悔没考虑降噪入耳式,牺牲一点降噪来换取超级轻+便携。对qc35ii的不满还在于比较一般的交互设计,感觉每次打开都要听一次提示音,而且只能存两台设备,而且貌似不能同时设备混响。音质的话倒没有评测说的那么一般,可能定位上就没把他当hifi吧。

另外,虽然是封闭式耳机,但带着不算太热,比哪些开放式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2.1.3. dt990pro

被“天鹅绒”耳罩骗进坑结果发现不是想象那样…

以shp9500作为对比坐标轴:

  • 轻:240g vs 300g
  • 音质:“一耳朵”提升
  • 舒适度:比9500夹头很多,但天鹅肉耳罩加更舒适的头梁垫,总体而言还是更优

缺点:

  • 贵,标价1300(本人是海购亚马逊黑五750拿下的( •̀ ω •́ )✧)
  • 热:夏天空调房还是会捂出汗的
  • 夹头:戴眼镜确实没那么舒服,并且戴久了只是耳罩会变形,夹头仍没有缓解
  • 不那么适合打游戏?感觉游戏听音辨位不是很好?但其实我觉得还行

2.2. 调试

  • 软件:Equalizer APO
  • 参考EQ哈曼曲线:index/list_of_presets - oratory1990
    • 找对应的耳机以及其新旧程度
    • 然后把给出的eq方案导出为txt文件
    • 再用Equalizer APO再入
  • 效果
    • SHP9500有非常非常大的提升(俗称一耳朵?),但dt990pro就没啥区别,或者不强求的话可以忽略不计。(有点像机械键盘润轴的道理:只有便宜货(两块钱以下的轴)才有润的必要)

3. hifi播放器(mp3)

3.1. filo m7

TRASH…本来也没希望他音质有多好,当初还去查了查他的解码芯片的型号,感觉也还凑合,没想到还不如我的小新pro14…而且问题也挺多的,什么屏幕坏线(后面自己好了也挺神奇的),按键失灵,总之不推荐(都停产了话说)。只能说也就值我咸鱼二手淘到这货的价格吧…

4. 结语

本着“不要求讲究,但愿不将就”的原则,最终通过dt990pro毕业hifi。这圈小烧下来听动漫ost的姿势确实提高了不少,看动画的体验up。另外也零零碎碎接触了点欧美的布鲁斯和摇滚,感觉也算是告别白痴级别了吧..?

  • essay
  • 杂玩
【主机】NR200装机杂谈
linux笔记
  1. 1. 1. 前言
  2. 2. 2. 耳机
    1. 2.1. 2.1. 选购
      1. 2.1.1. 2.1.1. SHP9500
      2. 2.1.2. 2.1.2. Bose qc35II
      3. 2.1.3. 2.1.3. dt990pro
    2. 2.2. 2.2. 调试
  3. 3. 3. hifi播放器(mp3)
    1. 3.1. 3.1. filo m7
  4. 4. 4. 结语
© 2024 何决云 载入天数...